近日,中远海运港口荣获全球知名财经网站《International Finance》颁发的“最创新港口运营商”奖项,这也是中远海运港口继去年首获International Finance颁发的“最创新港口运营商”和《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gazine》颁发的“2018年最佳港口运营商”奖项后,公司的港口运营能力再获市场认可。
据记者了解,2018年中远海运港口总吞吐量同比增长17.1%,优于行业。其中,控股码头吞吐量上升29.7%至2250万标准箱,升幅超过非控股码头;海外码头(含港澳台)吞吐量同比增长31.5%至2476万标准箱。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中远海运港口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码头网络,秉持‘The Ports for ALL’的发展理念。”中远海运港口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年深耕扩大国际版图
据中远海运港口2018年年报显示,中远海运港口已在12个国家运营13个港口,目标集装泊位62个,总设计年处理能力为3770万标准箱。
中远海运港口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中远海运港口近几年的国际化征程:
2016年9月28日,中远海运港口签约合营了海外第一个控股绿地项目,即中远海运中东第一港——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中远海运港口占90%股份)。该码头在2019年4月份试运营,后将逐步增加箱量,2019年第三季度将正式投入运营,年处理能力150万标准箱。2018年1月22日,中远海运港口获得比利时泽布吕赫码头特许经营权。
2019年1月,中远海运港口宣布收购秘鲁钱凯码头60%股权,这标志着其在全球的码头布局进一步延伸至南美洲。
也是在当月,中远海运港口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在海南博鳌就新加坡中远-新港码头新增两个泊位正式举行签署仪式……
“我们的投资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远海运港口相关负责人说,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以下简称“比港”)为例,中远海运自接管比港以来,为当地直接创造工作岗位2600个、间接创造工作岗位8000多个。
据在比港工作了40余年的希腊人塔索斯·瓦姆瓦基季斯回忆,在中国管理团队全面接管比雷埃夫斯港2号、3号码头的营运权后,比港集装箱码头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一路飙升到2018年约491万标准箱,一举推动比港的全球排名从第93位上升到第32位。
2019年5月,比港集装箱码头共作业船舶239艘次,完成箱量约45.3万标准箱,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5%,再刷单月新高。
在2018年6月举行的波塞冬海事展上,比港成了希腊一张亮丽的名片。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在开幕式上骄傲地说:“比港是希腊与国际伙伴合作的典范……300多家公司已入驻比雷埃夫斯港。”
多维发力融入国家战略
除了在国外不断开辟新版图,在国内,中远海运港口的投资也遍布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西南沿海等地区。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不断加快融入国家战略的步伐。
“中远海运港口与北部湾港合作的加强,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来说,具有重大的发展策略意义。”对于中远海运港口在国内的合作策略,相关负责人以与北部湾港的合作作为典例向记者介绍,2019年1月2日,中远海运港口认购北部湾港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北部湾港发行后总股本约4.34%。
“北部湾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出海口,具有重大发展策略意义。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经广西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我们与北部湾港合作,通过海运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具有助推‘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西部发展、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多重意义。”中远海运港口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这一合作背后的意义。
中远海运港口与青岛港的多次合作,也助其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在2018年2月24日,中远海运港口与青岛港签约成立了海路国际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这一合作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码头运营管理的典范,从而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今年4月10日,中远海运港口又与青岛港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支持海路国际港口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向包括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等在内的海外港口码头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在这些策略上,中远海运港口都与青岛港实现了优势互补。”中远海运港口相关负责人说。
除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上的努力之外,中远海运港口在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方面也有动作。
2017年底,中远海运港口收购武汉钢铁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所属的武汉阳逻九通港务有限公司的70%股权,成立中远海运港口武汉有限公司,运营阳逻码头及铁水联运项目。
中远海运港口相关负责人说:“这一铁水联运项目将致力于推动阳逻码头与‘铁老大’的合作,并将阳逻码头纳入到武汉铁水联运整体规划中。在打造武汉黄金通道的同时,进一步助力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从而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中远海运港口收购的南通通海码头也于2018年6月30日正式开港,该码头拥有三个集装箱泊位及一个散集货泊位,在2018年试运期间吞吐量为26.42万标准箱。
创新商业模式拓展生态圈
记者了解到,在注重全球布局的同时,发展港口后方延伸服务,打造港口供应链平台,成为中远海运港口未来将要大力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之一。
2018年5月18日,中远海运港口与普洛斯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及深圳一海通全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战略联盟,形成了“海上”“港口及其后方园区”“供应链服务”的无缝衔接,为全球客户提供了更高效、更优质的全产业链服务。
2019年4月3日,中远海运港口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签署了投资中远海运港口供应链基地项目的相关协议书。中远海运港口方面称,这是创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中远海运港口所投资的港口供应链基地项目,是在新环境下着力发展的高端仓储业务。相对于传统的普通仓库而言,临港高端仓储项目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在空间布局上有更高的规划容积率和更科学、高效的存储空间;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集装箱枢纽港正后方且交通便捷,有较低的综合运输成本;在建设和运营方面,具有更高的建设标准和配套设施以及专业性、现代化的园区配套管理与服务。”中远海运港口相关负责人较为详尽地向记者介绍了港口供应链基地项目的情况。
同时,该负责人也将中远海运港口着力构建的港口供应链蓝图展示在了记者面前。“在未来,将构建起以港口为核心的连接上下游产业的共享共赢的平台,集聚中远海运集团内集运、散运、物流、航运金融以及电商平台等力量,有利于中远海运港口不断拓展港口生态圈,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来源:中国水运报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