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深圳交通部门和交通系统企事业单位纷纷组织观看了大会直播。收看现场,大家或认真聆听报告,或伏案记录,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在接受采访时,多位受访者都表示,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各自岗位上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开发建设再立新功。
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从蛇口炸山填海建港口开始,掀起了经济社会建设热潮。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的深圳港已经成为华南乃至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门户。
路通财通,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在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历程中,交通运输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现在,深圳已经构建起海陆空铁齐备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深圳港成为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快速发展,物流产业成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公路铁路枢纽基本建成,公交都市建设国内领先。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交通运输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但是没条件解决的难题,超前谋划未来城市对外大通道体系,进一步优化干线路网规划布局,深圳面向新时代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总体框架初步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为粤港澳大湾区集聚枢纽经济强劲发动交通引擎。
优化完善综合管理体制
为保障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深圳市在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方面不断探索、先行先试。
1984年,深圳市率先进行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设立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将陆、海、空、铁各种运输方式及邮电通信管理协调职能集中于市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1988年,深圳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更名为深圳市运输局。2001年,又调整设置为深圳市交通局。
2009年,深圳市政府机构改革,深圳组建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统一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的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城一交”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2019年,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更名为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局机关优化设置路政处等部门,加强路产、路权保护和港口航运发展、道路货运安全监管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交通执法机构建设,强化行业管理与综合执法的有机融合,为在新时期新起点上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运行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密织海陆空铁“大交通网”
深圳发展初期就注重对外通道建设,最早就从蛇口炸山填海建港口开始,拉开了深圳港口建设的序幕。如今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深圳港已经成为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世界知名集装箱港口,是华南乃至全国最重要、最具规模的对外贸易门户。目前,深圳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2.58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增至2577万标准箱,已经跃居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泊首选港。截至2020年二季度,深圳港共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19条,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1991年开航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也迅速发展,客运航线网络通达国内外190个城市,累计运送旅客超过5.6亿人次,成为经济特区连接世界的窗口。通航以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民航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特别是2016年以来,深圳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开通连通欧美澳等地的空中客货运输航线,打造面向亚太、辐射全球的客货运输网络。截至目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突破5000万人次,客货运业务排名均跻身全球机场前30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线网络覆盖亚欧美澳非五大洲,国际客运航线已经通达全球60城。
铁路一响,黄金万两。截至目前,深圳已经有广深港高铁、厦深铁路、广深铁路和穗深城际铁路等6条铁路,总运营里程约为193公里,日均旅客发送量22.37万人次,日均货物发送量3197吨。其中,时速200公里以上高快速铁路118公里,12小时铁路圈已经覆盖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和华南。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已经获批,正在加快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融合发展,规划新增赣深铁路、深茂铁路、西丽至光明城铁路、深汕铁路约162公里。今年上半年,穗深城际铁路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开工建设,下半年深圳计划还有5条城际铁路项目陆续开工。
40年前,深圳仅有公路721公里,路面多以碎石和沙土为主。在40年的发展中,深圳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路网,规划“十横十三纵”高快速路网体系。截至2019年底,深圳管养道路总里程806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4公里/平方公里。深圳高快速路建设全面铺开,广深高速、机荷高速、惠盐高速等一批国家干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外环高速、深中通道加快建设,全市已建成高快速路552公里,在建高快速路158公里,168公里正在前期规划设计。深圳还在加快高快速道路复合化建设,探索地面及高架干线道路下沉改造,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助力经济社会全面腾飞。
加速物流降本增效步伐
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从行业规模看,2019年该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739.82亿元,同比增长7.48%,占同期全市GDP的比重为10.18%,连续六年保持在10%以上。从行业效率看,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123.67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增速持续下降,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成果。
深圳物流业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一大批物流领军和创新型企业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坚实主体。截至2019年底,深圳获得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在有效期内的共103家,共有怡亚通等8家上市企业;货拉拉等4家物流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
下一步,深圳将重点突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创新、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创新、深港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创新、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创新四大领域,促进空港、海港、信息港高效联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通汇聚,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物流枢纽城市。
未来,深圳将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为中心,加快新一轮智慧交通建设,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智慧出行、一体化管控平台等先进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智慧交通发展的样板城市。
来源:中国水运报